![]() |
|
当前位置:时讯信息
广西博物馆3件“镇馆之宝”北京香港放光彩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7-30 点击数:2195
广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翔鹭衔鱼纹铜鼓、大铜马和鎏金铜骑马佣在北京和香港举办的主题展览上,大放异彩,与其他的国宝级文物一起,共同勾勒出中国历史的璀璨文化。昨日,记者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了解这三件镇馆之宝的参展详情。
“三件文物都是国家一级文物,是馆里的镇馆之宝,其中翔鹭衔鱼纹铜鼓称得上是国宝级的了。”广西博物馆副馆长蓝日勇说,此次到北京和香港参展的文物,都是由北京和香港的相关文物部门精选的。翔鹭衔鱼纹铜鼓极具广西地方特色,花纹精美,雕刻细致,钢质细腻。此鼓最大的特色就在其足部刻着的“百廿斤”铭文,这是全国出土的铜鼓中唯一有记重铭文的铜鼓。而在8月香港即将举办奥运会马术项目比赛上,为了让市民和各国宾客认识马文化在中国历史及艺术上的丰富内涵,香港的文物部门专门举办了以马为主题的展览,收藏于广西博物馆的大铜马和鎏金铜骑马佣就是其中的参展作品。 记者了解到,7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的《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展览上,来自全国26个省市、55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将为国外宾客勾勒出五千年悠久的中华文化,而翔鹭衔鱼纹铜鼓就是其中的一件国宝级文物。 7月16日起至10月13日,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天马神骏——中国马的艺术和文化”展览。展览将通过珍贵的出土文物和书画作品,从马具演变、政治发展、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书画艺术等各方面,介绍马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大铜马和鎏金铜骑马佣就在此展览上与各国宾客见面。 相关链接: 翔鹭衔鱼纹铜鼓于1976年在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出土,为西汉时期制品。铜鼓高36.5厘米,面径56.5厘米。鼓面中心为太阳纹,主晕纹饰为翔鹭衔鱼纹。此鼓足部一侧卧刻篆文“百廿斤”铭文,是全国出土的铜鼓中唯一有记重铭文的铜鼓。 大铜马于1980年在广西贵县风流岭古墓发掘,为西汉时期制品。铜马高117厘米,长112厘米,背宽30厘米。铜马分头、耳、身躯、四肢、尾等九段铸造装配而成。体形高大,肌肉丰满,四肢刚健,昂首张嘴。 鎏金铜骑马佣,1972年于广西西林县普驮粮站前出土,为西汉作品。鎏金铜骑马俑通高59厘米,长61厘米。整器由马、马鞍和骑佣三部分构成。器表全部鎏金,明亮夺目。 |
版权所有:中国艺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北街6号-2号 网站运营:北京盛世艺魂文化中心 邮编:100026 ICP备案:京ICP备05086685号 总机:010-66235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