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时讯信息
散发泥土芳香的剪纸艺术
作者: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时间:2008-08-19 点击数:480
从北魏时就开始流行的和林格尔民间剪纸艺术,孕育着丰富的艺术内涵,成为当地老百姓喜爱的民间艺术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民间剪纸园地中占有重要地位。丰富多彩的和林格尔民间剪纸最富于民族特色,成为了民间流行最为广泛的传统民间艺术。
和林格尔历史上是一块绿洲,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先后有匈奴、突厥、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游牧民族驻牧,历朝历代移民戍边,近现代走西口,晋、陕等地区汉族人民移民此地,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相互碰撞,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和林格尔民间剪纸丰富的艺术内涵。 和林格尔民间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内容丰富。经过数代剪纸艺人,其中主要是劳动妇女的不断积累和传承,和林格尔剪纸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这些创作者虽然大都没有接受过书堂教育或学院派艺术培养,甚至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所从事的“雕虫小技”可以称为“艺术”,但他们却能够最为熟练地运用艺术夸张、变形的造型抒发真情,并把自己一生接触到的、深深埋藏于内心的古老风俗、主题寓意和纹样的信息,通过剪纸淋漓尽致表现出来。 剪纸在和林格尔县经过1500多年的沿袭和发展,逐渐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剪纸艺术形式。如今,全县各乡村上至百岁老人,下至黄发顽童,都能剪善刻,对剪纸艺术情有独钟。已过逝的张花女老人,是和林格尔县剪纸老艺人,丰富的生活阅历给张花女喜爱的剜花艺术创作提供了基础。她虽然不识字,也没有任何参考资料,但是凭着杰出的艺术秉赋,长期艺术实践的磨练和对生活的热爱,创作出了大批优秀剪纸作品,尤其是在她95岁以后创作的《蒙汉和亲》、《牧羊图》、《抬花轿》等更为引人注目。 依附于民俗,所散发的泥土芳香却能使人享受到一种质朴稚拙的美,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2003年3月,文化部命名和林格尔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因此,和林格尔县成为内蒙古剪纸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 |
版权所有:中国艺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北街6号-2号 网站运营:北京盛世艺魂文化中心 邮编:100026 ICP备案:京ICP备05086685号 总机:010-66235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