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入选
  首页 | | 最新动态 | 组织机构 | 国际艺术交流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花甲老人创作根雕迎奥运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7-21 点击数:2019

2米多高的巨型"火炬"、不足1米宽的微型"鸟巢"……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很难相信盘根错节的树根竟然也能"热情"地为北京奥运献礼,而这全得益于杨爱兵老人的妙笔生花,"奥运会马上就要在咱们家门口召开了,我创作"火炬"、"鸟巢",就是为了表达一个普通老百姓内心的喜悦!"

20日,记者来到井陉矿区杨爱兵老人家,在楼下一处僻静的小院内见到了这件身形巨大的“火炬”:“火炬”不算底座的话比一个成人都高,盘根错节、粗细不一的树根四散开来,犹如圆形的火把上一团团火焰在熊熊燃烧。杨大爷介绍说,这件作品来自于一个百年柳树的老根,整件作品的高、宽都在2米以上,重量更是达到惊人的1吨多。

在杨大爷的工作室内,记者见到了另外一件奥运题材的作品———“鸟巢”,同刚才那件颇有抽象意味的“火炬”相比,“鸟巢”可以说达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记者看到,“鸟巢”呈椭圆形,中间恰好还有一处圆形凹陷,四周大小不一的树根有序地盘绕在一起,就像鸟巢体育馆四周的钢架结构一样。回忆起“鸟巢”的创作过程,老人欣喜地表示“简直就是老天的赏赐”,据他回忆,去年年底他去农村一位朋友家做客,闲聊时,朋友家门口的一处土堆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来,土堆处原本生长着一颗洋槐树,由于年代久远,树根又深植在乱石中间,所以人们砍伐树身后并未挖掘树根,所以留下了这么个土疙瘩,根雕创作的敏感性让老人决定挖掘土疙瘩,结果,将洋槐树树根挖出修整后,一件活灵活现的鸟巢出现在人们面前。

据杨大爷介绍,五六年前,在一位朋友家接触到根雕艺术后,他就被深深吸引住了,随后也开始着手研习,依赖于业余时间的专心投入和井陉矿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几年下来,他也创作出不少为人称道的作品,但这两件奥运主题作品却是他最为得意的,他希望自己的创作能够为奥运添一件薄礼,加一份祝愿。


版权所有:中国艺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北街6号-2号
网站运营:北京盛世艺魂文化中心 邮编:100026
ICP备案:京ICP备05086685号 总机:010-66235225
QQ网名 英文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