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入选
  首页 | | 最新动态 | 组织机构 | 国际艺术交流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特色艺术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9-23 点击数:2025

  白银的民间艺术主要有剪纸、刺绣、手工编制、蛋雕、砖雕、木雕、石雕、彩陶、羊皮筏子、黄河水车等。

  1 、剪纸:

  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流传很广,远在明清时代民间妇女就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做为装饰的风尚,以后逐渐发展。每逢新春或喜庆日子,家家户户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剪成各种花鸟、动物和人物故事的图形,来装饰自己的窗子、板围、炕围和门面,突现民间技艺,营造喜庆气氛。

  剪纸艺术存在于白银各地农村,大部分艺人是中老年妇女,以会宁县甘沟驿乡为代表。 1985 年,该乡河西坡妇女曹秀嬴的 11 件作品在中国民族文化宫举办的《甘肃民间窗花展览》中展出,被民族文化宫民族美术馆收藏。该乡还有 19 幅作品曾选送日本、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展; 1989 年 9 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民间美术展览中,该乡有 10 人的作品被展出,并获文化部群众文化司颁发的获奖证书; 1990 年 8 月,该乡农民制作的《迎亚运》、《亚运会在北京》等 64 件剪纸作品被北京亚运村艺术部列为场馆的义卖品和馈赠礼品。 1992 年以来,先后有 28 人获得省级颁发的荣誉证书,有 6 人获得白银市首届“民间艺术展”一、二、三等奖。 1992 年甘沟驿乡被白银市委宣传部、白银市文化出版局命名为“剪纸之乡”, 1996 年 11 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民间剪纸)之乡”, 2004 年被收入由文化部编辑出版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概况》一书。

  会宁民间剪纸主要艺人:曹秀英、张兰芳、赵兰芳、田俊堂、张晓霞、张芳琴、石晓娥、秦英。

  2 、刺绣:

  民间刺绣源远流长,历来视为女工之首。以红、黑或白布为底色,用五彩线在布上刺绣各种人物、动物或植物故事形状,一般作为装饰物。民俗百姓人家嫁娶,绣一对鸳鸯枕头志喜。被面、鞋袜、荷包、门帘等上面刺绣喜鹊、梅花、荷 花、金鱼、鸳鸯戏水等图案,象征祥瑞和气,吉庆有余。 50 年代后,刺绣开始出现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图案。 1989 年,三县选出多幅刺绣作品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民间美术展览,现以荷包刺绣最为广泛和普遍。景泰县有刺绣农村实用人才 300 多人,有个别乡镇已将刺绣艺术项目纳入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规划之中。

  刺绣主要艺人:杨俊英、孙占娟、郭琴英、张芝芳。

  3 、鸵鸟蛋雕刻

  景泰县鸵鸟蛋雕刻工艺品的主要特征是对鸵鸟蛋进行艺术雕刻加工,鸵鸟蛋是地球上最大的鸟卵,其质品坚硬、光泽亮白,而被誉为天然的象牙替代品。鸵鸟蛋艺术品是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溶汇。其色彩艳丽、雍容华贵、纯手工制作,做工细致精巧,构图完整饱满,是极具观赏、收藏和馈赠的珍宝。 

  4 、黄河筏子

  俗称羊皮筏子,又称皮囊,是古代黄河上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它的每一个囊袋都是用整只羊剥制而成的,每只筏子一般用囊袋 16 个,分 4 排整齐的捆绑在一个长方形竹排上。如今,黄河筏子不再是交通工具,已成为休闲娱乐的水上游乐项目。 

  5 、黄河水车

  水车俗称挑车,因其巨大又名天车,分布在黄河沿岸。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 1566 )兰州人段续发明,是以水为动力的木制提水工具。一部水车根据大小可浇地 100 至 400 亩不等。安装水车需选择有利河岸,建造水巷,架设盛水掌盘和过水槽等。黄河水车现已成为观光之物。(白银供稿) 

红色刺绣
红色刺绣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人民网――奥运频道”、“人民网――《**报》”、“人民网”的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人民网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包括已取得常规新闻授权的网站),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5368446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艺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北街6号-2号
网站运营:北京盛世艺魂文化中心 邮编:100026
ICP备案:京ICP备05086685号 总机:010-66235225
QQ网名 英文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