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明》营造江山幻境 田沁鑫把当代艺术搬进剧院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9-24 点击数:2034
距离10月10日的首演仅仅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了,中国国家话剧院《明》剧舞美工作人员终于舒了一口气,长达半年的实验总算有了结果,前日,在东高地某剧场吊装的舞美装置,得到了导演田沁鑫、视觉美术设计夏小万以及舞美设计刘科栋的初步认可。
田沁鑫导演在戏剧表现手法上一贯注重演员表演,在舞台美术上强调空灵、意境,擅长利用“空舞台”使人和布景“流动”起来,此番改编莎士比亚《李尔王》颇费心思,既然置换成“明”的故事,所想体现的是中国人对待传承,对待江山社稷的思维方式,那么在舞台整体视觉呈现上将如何有所突破,成了田导深度思考的课题。 6个月前,田导邀请当代艺术大师夏小万参与《明》的创作。夏小万独创的“切片绘画”、“空间画作”使其在国际当代艺术领域非常知名,他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为素材,采用透视原理,在玻璃上创作的“立体山水”画,曾在国际拍卖领域获得过很好的成绩,并成为收藏界的一大热点。 田导与夏小万决定,将“立体山水”搬上舞台,这一看似简单的“复制”工作,却颇费周折。 据介绍,夏小万平时的“立体山水”作品,单幅面积一般不超过5平米,而在此次《明》的创作中,夏小万却绘制了百余幅高达9米的画作,并跑遍全国各地,经过长达半年的材料、工艺实验,才完成了这次创作,创造了首次在剧场中呈现的最大的当代艺术作品,实现了艺术家们“把现代艺术馆搬进国家大剧院”的梦想。 田沁鑫导演说,一座舞台上的“江山”,尚有这么多人付出了努力和代价,更何况在真的江山社稷面前,中国的传统观念上是远远重于“皇帝”或者“国王”的,江山比人重要,借用当代艺术的手法,我要把人“淹没”在江山之中,夏小万老师的概念正好符合我的想法,景还是虚的,但它又是那么实实在在。 《明》——戏剧中的历史就应该这么好看 导演:田沁鑫 编剧:当年明月 主演:郝平(特邀)、陈明昊 演出时间:2008年10月10日至15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 戏剧场 售票电话:010-64079828 |
版权所有:中国艺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北街6号-2号 网站运营:北京盛世艺魂文化中心 邮编:100026 ICP备案:京ICP备05086685号 总机:010-66235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