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德国歌剧演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8-10-07 点击数:2007
除了高水准演出还有职业化运作和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适合古典艺术的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歌剧在德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德国文化艺术的 标志之一。曾经是德意志歌剧院院长而现在是柏林市政府文化部长的安布瑞·施密茨对记者说:“对于柏林的文化建设,柏林市政府每年从财政经费中拨出2%投入,这些投入是保证博物馆、剧院、交响乐团等能够有自己的创作和发展。歌剧院是德国文化的传统,也是德国文化的代表,因此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 在德国,代表国家艺术水准的交响乐和歌剧艺术就如同当地的博物馆一样受到政府的重视,这种重视就是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维护歌剧和交响乐艺术的发展。德意志歌剧院现任院长哈姆斯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剧院每年从政府得到的资金占全部资金的80%,这样保证我们邀请著名音乐家和导演,以保证剧院演出的高水准。” ■运作系统的职业化是发展的保障 有了很好的外部环境,歌剧院的发展就要依靠剧院的管理和运作,而德意志歌剧院的剧院管理是一流的,这从这次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动用420人的团队到北京来就能说明一切。记者在德意志歌剧院演出的后台看到,每个人各司其职,哪怕是服装道具的管理和换场的安排,都是十分严谨的。演员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服装会出错,自己表演的时候会出现哪些意外,小到一件服饰都有专人为你管理。 哈姆斯女士对记者说:“德意志歌剧院在柏林演出季期间每天都有演出,不同剧目轮换上演。每年在剧院就有30至35部歌剧演出,其中有7部戏是新制作,而其余28部左右的戏是几十年的积累。我们演出的歌剧排练大约需要两周,从排练厅排练到在剧院舞台上彩排,而每一个工序都有专人负责,达到布景灯光,小到纽扣缝制。在这样完整的系统里,我们追求歌剧演出艺术的完美。” ■在中国发展歌剧艺术还需要怎样努力 怎样制作一部精致的歌剧,这也是很多国内的歌剧艺术家们一直探索的。剧院艺术管理的职业化是保证艺术家完成高水准艺术的前提。从德意志歌剧院的艺术管理系统中,让我们看到了优秀剧院的艺术目标和职业化运作。哈姆斯女士说:“我们不会让歌剧、芭蕾、交响乐等古典音乐以外的艺术形式进入德意志歌剧院,在我们来北京的时候,我们在柏林的剧院里邀请了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演出,艺术目标是剧院的发展方向,把握这个方向我们才能做到最好。而演出运作系统的职业化,才能保证我们的演出高水准。” 余隆说:“其实,古典艺术的发展需要长期稳定和坚实的后盾,德国歌剧为北京国际音乐节带来的不仅是精彩的歌剧演出,也带来了国际一流剧院运营的经验,这些对中国歌剧的发展恐怕会更有帮助,这将是更重要的收获。” |
版权所有:中国艺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北街6号-2号 网站运营:北京盛世艺魂文化中心 邮编:100026 ICP备案:京ICP备05086685号 总机:010-66235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