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楚剧《推车赶会》。 (记者 杨平 摄)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举办首届地方戏曲艺术节,是省委、省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瞄准建设文化强省宏伟目标,作出的重要举措之一。”昨日,本届地方戏曲艺术节组委会主任、省文化厅厅长杜建国接受记者专访时,快人快语,开门见山。
当前,全省上下正掀起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热潮。我省作为文化大省,如何将学习活动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认为,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而另一方面,也不能丢了自己的根。正确处理好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
湖北是戏剧大省。在荆楚文化的滋养下,孕育了汉剧、楚剧、花鼓戏等20多个地方戏剧种,涌现了一批享誉全国的地方戏艺术名家和一批地方戏精品剧目。去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以花鼓戏《十二月等郎》为代表的三台地方戏,无可争议地夺得文化部文华大奖。“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杜建国话锋一转,冷静地说,“近年来,受文化传播方式多元化以及艺术消费多种取向的影响,戏曲的保护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杜建国说,地方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长期植根于人民群众中间,汇集了无数前人的艺术智慧。让地方戏曲重新焕发生机,呵护好深受群众喜爱的地域奇葩,是文化管理部门与戏剧工作者的当然之责。
前不久,我省首次以省政府名义下发通知,要求大力保护与发展地方戏曲,杜建国认为正当其时。“这份文件在全国尚不多见,充分表明省委、省政府对地方戏曲的高度重视,为繁荣地方戏曲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保护和发展地方戏曲,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文件中这样的表述鼓舞人心。”
杜建国说,根据这份文件,我省地方戏曲发展将迎来全新的历史时期。首先是经费保证,设立发展专项资金,其次是加强戏剧创作、理论研究与戏剧人才培养的力度,第三是扶持地方戏剧院团持续发展。
“本届艺术节是我省成功承办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后,举办的又一个艺术盛会。其宗旨仍是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杜建国介绍,“这次参评的地方戏可谓质量高、数量多,新人也多,出乎意料,是全省近年来地方戏新创剧目的一次大荟萃。”
杜建国说,在繁荣和发展地方戏曲的同时,我们应注意到,地方戏曲的根在基层、在农村,让地方戏曲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是统筹城市与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次戏曲节,一批精品剧目将在广场、流动舞台车上与群众分享,获奖剧目还将到全省各地巡演。“保护和发展地方戏曲,离不开良好的舆论氛围。”杜建国说,“湖北日报长期重视文化报道,为保护和弘扬地域优秀文化鼓劲造势,为促进我省地方戏曲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贡献。